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指明前進方向。日前,國家部委政務新媒體和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采訪團深入浙江廣大鄉村,領略浙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先行探索和生動實踐。
自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來,一年接著一年干,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截至目前,浙江已建成70個美麗鄉村示范縣、2170個特色精品村、300多萬戶美麗庭院,新時代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了93%。
嘉興南湖聯豐村:看美麗鄉村的和諧景觀
碧綠的稻浪,無垠的晴空,山水掩映的江南民居,共同繪就浙江鄉村的夏日圖景。在農忙六月,記者走進嘉興市南湖區聯豐村王祥里,除了白墻黑瓦、河道蜿蜒,看不到一點兒垃圾的街道和農家庭院,是村莊的另一張名片。據悉,聯豐村全力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在開展全域秀美生態環境整治過程中,持續推進環境整治再提升工作。
聯豐村智能垃圾分類驛站
聯豐村王祥里夏日圖景
聯豐村王祥里夏日圖景
村口“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垃圾分類驛站,是環境整治提升的“大功臣”。聯豐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座村級數字化智能垃圾分類驛站,村民只需“刷臉”就能方便使用。同時,通過智能柜機后端系統分析,村民垃圾分類參與率一目了然,為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撐。其實,聯豐村的垃圾分類并不是一項新工作,但卻在數字技術賦能中實現了“進化”——從最初在垃圾袋上附二維碼追溯,到現在村民只需對著智能柜機中央的屏幕“刷臉”,即可在系統引導下讓垃圾分類更便捷、更精準。改變的背后,是以數字技術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走深走實的有效實踐?!皵底只悄芾诸愺A站投用后,我們的鄉風更文明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甭撠S村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
智能垃圾分類驛站是鄉村治理智慧化的縮影。近年來,伴隨著“美麗鄉村”的持續打造,昔日道路破舊、垃圾亂堆的聯豐村實現了“美化、綠化、亮化”。如今,聯豐村王祥里逐漸成為熱門的“網紅村”,每逢節假日,村口的咖啡館、美麗的油菜花田、各種各樣的精彩演出,都引得游客紛紛前來“打卡”,而“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等榮譽的背后,是聯豐村在黨建引領下,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不斷改進的村容村貌,不斷提升的服務水平,真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火熱干勁兒。
云和縣崇頭鎮:看梯田古鎮的成功實踐
云和縣地處麗水市地理中心,縣域總面積98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92萬人,均為全國陸地面積和人口總量的近萬分之一,因此被稱為“萬里挑一”的好地方。云和梯田位于云和縣崇頭鎮。眼下,千年梯田迎新綠。在山雨初霽的田壟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務新媒體記者作為采訪團代表,和幾位與梯田結緣的“云和人”,進行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梯田對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務新媒體記者與云和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等進行“梯田對話”
云和梯田夏日景觀
云和梯田夏日景觀
梯田對話中,山間民宿的女主人谷小杭是位“新云和人”。據介紹,2016年,她第一次來到云和縣崇頭鎮坑根村,便被這里的自然風光和古樸村貌吸引。于是,她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村里租下了幾幢破敗的老房子,于2017年創辦了“云谷山房”民宿。提起民宿,谷小杭有獨到的見解:“我的思路是,一切裝修都不追求時尚潮流,就是樸實的鄉村風情,保留房子原貌,原汁原味。在我心中,山村有山村的特色,應該讓鄉村民宿成為越來越多游客‘記得住鄉愁’的重要載體?!?/p>
“‘萬里挑一,童話云和’已成為云和縣響亮的宣傳語。所謂‘萬里挑一’,既有數據上的巧合,也是云和縣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碧萏飳υ捴?,云和縣主要負責人講述了“云和”名稱背后的故事。美好愿景需要通過一項項具體措施來實現,在他看來,云和縣在落實鄉村振興、推動“千萬工程”落地方面的實踐總結為三點:首先,是因地制宜建設好村莊,多措并舉促進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鄉風和諧文明。其次,要“聚人氣”,實施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人才振興,只有一手抓好服務,一手培育產業,才能讓“人氣”旺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腦力”保障,從而實現共同富裕。最后,要拓寬通道,讓好鄉風、好產品走出去,把好項目、好思路引進來,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據了解,2022年,云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編制完成《云和縣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方案》等專項規劃,完成崇頭鎮三垟村、梅源村美麗宜居示范村項目建設,當年年底開啟省級驗收。繼續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傳統村落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將更多具有保護價值的村落納入保護范圍,做到應保盡保、逐步修復。通過古民居修繕、古道修復、古樹保護等項目建設,云和縣讓千年古村重新煥發生機,游客“愿意來”,人才“留得住”,讓昔日“空心村”變身“梯田觀云、山里看?!钡暮玫胤?。這正是浙江實施“千萬工程”20年引領鄉村巨變的縮影。
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看傳統村落的煥新之路
松陽縣,被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崇山峻嶺間,傳統村落里阡陌交通,古樸的老屋錯落分布,構成松陽縣獨特的鄉村歷史風貌。
國家部委政務新媒體和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采訪團到訪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
陳家鋪村古民居
陳家鋪村古民居
本次到訪的陳家鋪村位于松陽縣四都鄉,距離縣城18公里,村莊三面環山,房屋呈崖居式分布,高低落差達200多米,至今已有640多年歷史?!吧礁呗愤h人煙無”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這座懸崖峭壁上的百年村落,卻讓游人絡繹不絕、流連忘返。行走在村中,環境干凈整潔,房屋排列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停車場還要擴大”“廁所還要再干凈”……村民議事臺前,陳家鋪村村民紛紛為村莊建設建言獻策。大家笑稱,這叫“練內功”。而把“內功”練好,正是百年老村亮新燈的關鍵。10多年前的陳家鋪村,村內危房林立、落日不見燈影,曾一度被當作“整鄉搬遷,下山脫貧”的重點對象。重生源于2014年,陳家鋪村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彼時,陳家鋪村主要負責人認為:“老村煥新顏機遇到了!”
“扒豬欄、拆旱廁、修老屋”,73歲的村民鮑景根回憶起村里的煥新之路感觸頗多,在村委會的指導下,在房前屋后種上花草,50余幢老屋開始修復整治。一時間,“千萬工程”見成效,懸崖古村生機勃勃,成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想家園。
如今,在去陳家鋪村的山路上,也能感受到扎實的“內功”——道路比之前寬一倍,數字化監測設備廣泛應用,實時提醒車速和對向來車情況。
為讓這片華東地區最大的古村落群重煥生機,松陽縣堅持活態保護、有機發展、文化引領,首創“拯救老屋行動”并被寫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2022、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入選全省第二批共富最佳實踐案例,成為了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截至目前,共修繕600棟鄉間老屋,為傳統村落保護注入新活力,松陽縣將繼續探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有效路徑,讓遍布山野的“鄉村博物館”成為“鄉愁記憶新名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松陽縣以傳統村落保護項目以及拯救老屋和美麗宜居等項目,系統推進鄉村的生態修復、經濟修復、文化修復和人心修復。整合傳統村落保護和項目資金,使鄉村更加美麗。自2018年以來,松陽縣通過紅糖工坊、石門圩廊橋、大木山茶室、木香草堂等建筑,呈現中國古村新貌的“鄉村變遷”。
聯豐村、崇頭鎮、陳家鋪……一幕幕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正在之江大地徐徐展開。從2003年到2023年,“千萬工程”經過20年的執著探索與深化實踐,深刻改變了浙江的鄉村面貌,引領浙江政通人和、山鄉巨變。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如今向“千村未來、萬村共富”進發,“千萬工程”讓千萬山水更加美麗動人、讓千村萬戶更加美麗富裕,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注入強勁動能、打下堅實基礎。
攝影:劉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