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特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陜西省西安市將“城市發展需求、人民生活訴求”作為出發點,探索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和方法路徑,有序開展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用更新之路再現長安風采。
思在高處 行在腳下 城市更新有力度
打造城市更新西安理念。西安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優先保護生態環境和城市特色文化,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兩保三高”理念。
建立市區兩級更新工作統籌機制。市級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區級相繼建立“領導小組+平臺公司”工作機制,強化區政府協調、調度、統籌職能,發揮企業資源整合、融資能力、開發建設、資產運營等優勢,由市級平臺公司以及區級新成立的平臺公司作為更新主體?!笆屑壗y籌、多級聯動、以區為主”的工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
出臺政策文件。西安市共出臺《西安市城市更新辦法》《西安市城市更新“十四五”規劃》等22個文件,初步構建城市更新“1+N”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全流程工作路徑,擴充城市更新的政策“工具箱”。
實干實為 善作善成 城市更新有深度
堅持多措并舉,暢通投融資渠道。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發起、社會參與、片區合作”原則,西安市以“城市更新+產業導入”模式,設立更新引導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城市更新工作,探索項目經營性收益平衡路徑,創新金融產品。同時,采取鼓勵原權利人或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的方式實施微更新微改造項目。
建立市區兩級更新平衡制度。各區會同規劃伴隨團隊深入研究,科學劃定更新單元,整合單元內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實現土地資源空間重組和利益共享,在考慮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和規劃空間布局合理的基礎上,達到區級片區經濟平衡和經營性收益動態平衡。市級以“大區塊、成組團、成片區”模式更新方式,組織相關部門精細核算改造成本,整合全市資源,實現統籌更新。
民之所盼 我必行之 城市更新有溫度
保歷史、保肌理、保特色。西安市城市更新探索包括歷史文化保護活化類、城鄉生態修復類、城市功能完善類等多種模式。
通過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更新和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按照“原址保護、原貌修繕、活化利用”原則,采用片區更新和微更新等多種方式,原有的歷史街區和古建筑得以保留并修復,老舊廠房、老校區實現“騰籠換鳥”和提質增效,讓工業遺產煥發新活力,“老面孔”變身“新地標”,既滿足了現代生活需求,又保留了歷史文化風貌,讓項目接地氣、聚人氣、更有煙火氣,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項目在保留日常市井生活氣息、原建筑外立面及主體建筑結構的前提下,將老舊工業空間騰退再利用,對舊建筑群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從廠房到綜合菜市場,再到市井文化創意街區,老菜場正在續寫新時代城市更新的發展故事。一方面,跟上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及商業管理元素加以活化,延長文旅消費鏈條,培育文旅產業新業態;另一方面,未脫離曾經的溫情內核,保留歷史印記,延續市井煙火,為群眾呈現最本質的生活模樣,成為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市要守住歷史文化脈絡,更要留住城市煙火氣息,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的交融才能讓城市更新之路走得更加出新、出彩。西安市正在這條有力度、有廣度、有溫度的道路上奮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