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鏈”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發布,明確了“鄭州鏈”建設“施工圖”。實施方案提到,今年年底前,建設市級區塊鏈基礎設施,完成與省級云鏈融合網絡和數據共享鏈框架對接;到2025年,全面建成“鄭州鏈”服務體系。
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區塊鏈在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安全可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搶抓區塊鏈“風口”,鄭州舉措實、目標明。實施方案明確,2023年年底前,基于鄭州市電子政務外網和政務云,按照充分利舊、最小可用、自主可控、靈活安全、多云互聯、統籌集約的原則建設鄭州市級區塊鏈基礎設施,完成與省級云鏈融合網絡和數據共享鏈框架對接,進一步發揮區塊鏈在數據共享、安全可信等方面的優勢。到2025年,全市多領域、多場景、標準統一的“鄭州鏈”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促進政務服務環境整體性顯著優化,帶動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塊鏈產業生態。
實施方案明確了“鄭州鏈”總體架構規劃為“1+1+1+N”,即1個跨多云的市級區塊鏈公共基礎平臺、1條市級數據共享子鏈、1個管理服務平臺、N個區塊鏈應用。
目前,鄭州市已建設區塊鏈中臺,打造了區塊鏈基礎平臺、可信存證子系統、電子固證子系統等,同時在市聯通政務云上搭建了4個區塊鏈節點的底鏈,已經初具公共基礎平臺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將鄭州市區塊鏈中臺升級為“鄭州鏈”市級區塊鏈公共基礎平臺。通過節點擴容,實現跨聯通、移動、電信、浪潮四個政務云的區塊鏈基礎網絡,形成鄭州市“云鏈融合網絡”,對接聯通省級區塊鏈平臺,提供便捷、高效、穩定的區塊鏈基礎服務。
建設1條市級數據共享子鏈。依托市級區塊鏈公共基礎平臺,在政務云上部署跨云的區塊鏈節點和數據隱私協作節點,打造“區塊鏈+隱私計算”的二層網絡,同時與市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深度融合,形成市級數據共享子鏈。市級數據共享子鏈緊密結合各部門業務需求,為市級部門提供政務數據上鏈服務及部門間數據可信流轉能力,形成全市動態、可信、全生命周期可管的數據共享服務。
搭建1個管理服務平臺。通過統一調用公共基礎平臺和數據共享子鏈接口,提供共性且靈活的上鏈、用鏈、看鏈服務,實現鏈上數據存證、驗真、授信、溯源等區塊鏈基礎服務,同時結合數字身份、數據授權等技術構建分布式數字身份體系,支持鏈上可驗證憑證的生成、頒發和驗證,實現個人/法人數據自主授權、全程留痕,保證數據使用的合規性和合法性,能夠進一步推動數據共享開放應用場景的建設。
在N個區塊鏈應用方面,鄭州市將以云鏈融合網絡和數據共享子鏈為支撐,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政務服務、民生服務、智慧城市等領域,形成市級特色應用。
鄭州市明確,要以“鄭州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研究制定相關獎勵以及補貼福利政策,吸引相關人才落戶工作;鼓勵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鄭州市組建區塊鏈研究機構,著力引進、培育區塊鏈技術人才,打造區塊鏈人才隊伍。
同時,以“鄭州鏈”創新應用為牽引,出臺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引進先進區塊鏈企業在鄭州市落戶,助力區塊鏈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