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陽節前夕,民政部發布了《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社會。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同時,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獨居老人為3729萬戶,占“有老年人家庭戶”的21.38%,這一數據較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增長了約6.5%。而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仍處于發展過程中,急需通過立法推動適老化改造、老年友好環境社會的建設,幫助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人提高晚年生活質量。今年年初以來,各種相關政策以及法規密集出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蚌埠市、??谑?、哈密市、郴州市、麗水市也陸續出臺有關居家養老服務的地方性法規,為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提供了有力保障。
發布清單 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對發展老年照護服務提出了迫切需求,特別是符合中國老年人觀念和習慣的居家養老照護服務更為緊缺。讓2億多老年人安居養老,急在眼前、利在長遠。
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基本養老服務涵蓋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主要內容,回答了基本養老服務“服務誰”“服務什么”“如何服務”等關鍵問題,是我國養老服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居家養老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選擇,因而必須通過有效的服務供給,讓居家老人能夠便捷地、放心地得到相應的服務,夯實居家養老基礎。通過調研發現,物業服務企業已經具備良好基礎,通過業務范圍的自然擴展,可以有效擔當起為老年人服務的部分職責。因此,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同時,意見建議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困難老年人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機制,細化與常住人口、服務半徑掛鉤的制度安排,逐步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推動在殘疾老年人身份識別、待遇享受、服務遞送、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資源整合,加強殘疾老年人養老服務保障。面向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探訪關愛服務。
意見還發布了《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安全為主線,對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中已經明確的涉及老年人的基本服務項目進行了梳理歸納,整合到基本養老服務的制度框架下,讓每一個老年人都可以參照清單了解自己能夠獲得的權利。
意見出臺后,各地積極響應,分別出臺了細化措施,安排了重點工作。如,江蘇省在2020年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的基礎上,按照“面向全體、人人享有、保障基本、突出重點”的原則,更新了《江蘇省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梳理了30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并明確了每個項目的服務內容、對象、標準和牽頭部門;青海省印發《青海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聚焦“建立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細化安排重點工作任務;北京市研究確定“1+N”方案(1個實施意見,N個專項方案),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分類分層、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固化經驗 提供養老服務法治保障
近年來,安徽省蚌埠市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點)321個、農村老年食堂(助餐點)261個,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3642戶。但與此同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要素保障不到位、服務供給不足、行業監管缺乏依據等問題仍然存在。為此,蚌埠市出臺《蚌埠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通過立法整合各方力量,破解養老服務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條例將蚌埠市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方面的一些成熟經驗和做法,通過法治方式進行固化總結,確保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使居家養老服務有了更加明確的法治引領。如,規定建設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和上門送餐服務,制定助餐服務機構建設、運營補貼和老年人就餐補貼政策,支持助餐服務機構可持續運營,進一步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條例關注細節,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入手,推動養老服務工作走上法治化軌道。如,規定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應當設置在建筑低層部分,有獨立的出入口,二層及以上的應當設置無障礙電梯或者無障礙坡道等,方便老年人出入和活動。要求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與居住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小區設施不足的,應當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改造等方式予以解決。另外,條例針對養老服務機構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單位或個人騙取政府補貼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職務違法行為,分別作出了處罰規定。
施行條例 規范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谑协h境優美、氣候宜人,是不少老年人的向往之地。近年來,??谑腥丝诶淆g化、高齡化、空巢化趨勢逐步加劇,養老服務已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雖然??谝呀泴崿F鎮、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但仍存在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體系不完善、有效供給不足、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問題。為此,??谑薪衲?月起施行《??谑芯蛹茵B老服務條例》,通過地方立法優化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體系,讓居家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條例明確,居家養老服務是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村)為依托,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由基本公共服務、專業化服務、公益服務共同組成的,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養老服務。
在規定居家養老服務責任體系方面,條例一是強調政府主體,履行其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市、區政府統籌協調,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屬地管理,并明確民政、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行政主管部門的具體職責。二是強調社區參與,發揮其貼近居家老年人的優勢,協助登記老年人信息,調查和反映服務需求,組織開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等。三是強調家庭有責,明確家庭成員對老年人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健康護理和精神慰藉等義務,發揮家庭養老基礎性作用。四是強調社會有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支持居家養老服務,鼓勵居家養老志愿服務,倡導互助養老。
在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條例明確,分區分級設置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整合利用公共服務設施、改造閑置設施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分別對新建住宅小區和老城區、已建成住宅小區、農村地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配置標準、供給渠道和管理要求等作出規定。
為保障法規有效實施,條例對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的行為設定罰則;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相應處罰;對政府有關部門和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明確法律責任。